浅析春季午休不宜长
面对春困,市民除了中午适当休息,消除疲乏,使精力充沛之外,还要通过食补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唐诗“春眠不觉晓”,其实说的是人在春天往往会感觉到困乏,出现情绪不稳,睡眠不深,多梦易醒,精神不振,平时容易打瞌睡等症状。北京中医院毛宇教授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由于人体在冬季寒冷的刺激下导致免疫力下降,皮肤血管处于“收敛”状态,逐渐养成了高氧情况下工作的“娇气”习惯。接下来就针对春季午休不宜长为大家讲述一下。
春困不排除病理因素
中国自古有“春困秋乏夏打盹”一说,冬天温度较低,人们在这种状态下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少,循环慢,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了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气温逐渐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春季午休不宜长,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近段时间很多上班族上班时犯困属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含有病理因素,比如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因体虚引起的困乏,此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午休不要伏案,时长1小时为宜
解决春困的最好方法是睡午觉。春季午休不宜长,午休要科学,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小时为宜,有条件的可以床上午休,但千万不要伏案休息,这样对身体的影响最大。很多人不明白伏案休息有什么害处,毛教授介绍,伏案午睡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由于伏案时眼球被压迫,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会使视力受损。同时,伏案睡觉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担;头部长期压迫双臂,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导致手臂麻木、刺痛现象。从而导致头部缺氧,出现生理性的一时“脑贫血”,产生头晕、耳鸣、腿软、乏力等症状。
《浅析春季午休不宜长》相关文章推荐:
介绍春季养生好时机
春季保健养生茶有哪些呢
简述春季养生应注重精神调养
春季皮肤易过敏怎么办呢
简述春季多关注孩子情绪
简述男性春季养生小常识
春季养脾胃的方法有哪些呢
介绍春季养生的保健攻略
女性春季的保健指南有哪些呢
春季护肝调理法则有什么呢
相关阅读
-
芒种养生防病把握五招 多补水要午休
芒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到了芒种节气,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湿热之下,人难免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这个时候要注意预防疾病,在
-
午休时间多久合适 午睡的好处有哪些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天气越来越热了,午睡成了每日标配。那么午休时间多久合适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午休时间多久合适午睡最好在15-3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1个小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