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含义 惊蛰如何养生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一个节气,惊蛰时节的到来,春雨开始阵阵响,也预示着春天的即将来临。惊蛰的到来,也是动物们纷纷从冬眠当中慢慢苏醒,出来迎接春天的到来。那么大家了解惊蛰的含义的吗?来看看吧。
惊蛰的含义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惊蛰如何养生
1.春捂
专家称,惊蛰节气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由于北方冷空气仍较强,气候变化大,且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冷暖变幻无常,因而“春捂”尤为重要,不宜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须知感冒往往是在气温上升或出汗时脱去过多的衣服,突然着凉时染得的。专家提醒,在天气回暖时,市民要适当地减少衣被,天气转寒时则要适当地增加衣被,不要怕麻烦。
2.饮食养生
春阳生长,肝木升发,肝火易旺,且气候干燥,口苦、目赤、牙痛之症频生,此时饮食当以清淡、辛甘温润之品为主,如枇杷、梨及其他应季蔬果等,民间亦有“惊蛰吃梨”的习俗,以润肺养肝。甘入脾,可多食山药、大枣等甘味食物以培土荣木。俗语道“日食五枣,长生不老”,尤其女性食用,亦能养气血益容颜。
3.情志养生
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惊蛰时节,属肝病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4.运动养生
惊蛰时节的运动养生最好是在天气好的时候进行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舒缓的活动,切忌过度劳累。活动或锻炼的时间也以午时前后(中午11点到13点)比较合适,因为此时外界阳气较为旺盛,能补充人体的阳气,感受风寒之邪的概率也会减少。
相信大家看完上文的介绍后,对惊蛰的含义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了,此外还介绍了惊蛰如何养生,希望今天分享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祝你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惊蛰的含义 惊蛰如何养生》相关文章推荐:
惊蛰是几月几号 惊蛰的风俗
春分的含义 春分的传统习俗
小满节气的含义 小满节气的风俗活
立秋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秋如何养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节气吃
惊蛰时节话养生
惊蛰节气不同体质养生有方
养生:惊蛰吃梨 润肺健脾
惊蛰养生注意啥
惊蛰要春捂养生喝汤
相关阅读
-
惊蛰是几月几号 惊蛰的风俗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那么惊蛰是几月几号呢?一起来看看吧。惊蛰是几月几号惊蛰节气是每年公历的3月5日,或
-
惊蛰闹春困 不妨做套醒脑操
惊蛰闹春困 不妨做套醒脑操 有的人近期可能会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
-
惊蛰养生运动解春困
惊蛰养生运动解春困 3月5日是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
-
惊蛰注意保胃护肠 踏青须防皮肤过敏
惊蛰注意保胃护肠 踏青须防皮肤过敏 1、感冒易发多 惊蛰到,“春雷响,万物长”,这时候,气温回升较快,春意渐浓,但仍然时不时有冷空气南下,可能会出现“倒春寒”。 因此,这时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