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需要恪守“九不过”
1、衣不过暖: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过于单薄,过暖容易感冒,过冷容易受寒。
2、食不过饱:吃饭不要过饱,粗细都吃,荤素相兼;饭后要喝汤,不吸烟、不喝酒。
3、住不过奢:要随遇而安,居室富丽堂皇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
4、行不过富:身体健康允许,尽量以步代车。如出门必乘车,日久腿脚就要失去灵便。
5、劳不过累:劳动的强度是有限的,超过负荷量容易造成身体的伤害。我每日至少工作8小时,在8小时外适当地遛遛街、看看报,劳逸结合是必要的。
6、逸不过安:终日无所事事,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懒,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应勤于动脑,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等,心情由此舒畅,益于延年增寿。
7、喜不过欢: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喜不能喜过头,“过喜则伤心”,古人范进中举后变疯,即为过喜所致。
8、怒不可暴:有不顺心的事和烦恼的事,心底不平衡不要生气恼怒。怒则伤肝,伤肝就要发病,不要动肝火、发脾气,要有涵养,要乐观处世。
9、名不过求:名不过求、利不过贪,这是我一生的座右铭,平平安安、克勤克俭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酒色财气”我不取,“风花雪月”不沾边,无牵无挂,顺其自然,无欲长乐,活到耄耋。
《养生需要恪守“九不过”》相关文章推荐:
养生 不必拘泥“朝五晚九&rdq
中医话疲劳“五劳七伤”
“冬病冬防”良机 做好
养生好比“灯用小炷”
养生区分“多”与&ldquo
“雨水”时节说养生:调养
养生中的“忍”与&ldquo
“惊蛰”养生话“
养生切忌“饥则进食,渴则饮水&
“谷雨”养生全攻略
相关阅读
-
夏至养生“三字经”――均碱水
6月21日,夏至。酷暑来了,饮食自然不能再按秋冬“菜单”来,否则很可能造成部分营养成分的不足和失衡,进而影响正常神经调节与免疫调节等生理机能,引发相关疾病。盛夏之际,除了
-
立秋要“抢秋膘”吃炖肉
北京人自古就有好吃的习惯,并且是什么季节吃什么,在这方面北京人特别的在意和讲究。比如说立春那天吃春饼;谷雨那天煮面条;端午时节包粽子;立秋炖大肉,(意为贴秋膘)。那么何谓
-
“小雪”要养生 就得多吃黑
11月22日为廿四节气的“小雪”,这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雪,是反映自然降水的现象,小雪则表示已进入冬季,要开始降雪了。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温度较低,人体中寒气旺盛,因此,在这
-
“大雪”飘然到 吃点啥好哪?
伴随着寒风的吹起,“大雪”节气也到来了。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相信即使是再爱美的人也会想要开始吃一些好吃的来给自己寒冷的身子补一补。但是,平时大鱼大肉吃过了的我们,在这
-
山楂好吃又健康 “大雪”到了得来点
山楂又称红果、山里红、胭脂果。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最新测定显示,山楂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
“大雪”需防呼吸病爆发
“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空中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大了许多,同时,温度大大降低,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在这一天跌至零点以下,南方也会出现很大程度的降温。因此,人们在这一时
-
冬至:多吃“坚果”增强体质 减少疾病
“冬至”之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要科学养生,调理得当,可以多吃些诸如花生、核桃、栗子、榛子和杏仁之类的坚果。 冬至为何吃坚果? 中医认为坚
-
冬至常用“补冬”药膳处方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从立冬开始至冬至前后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大家称为“补冬”。正确的“补冬”,能使身体强壮而又保持窈窕。 一、常用“补冬”药缮处方 1
-
“春捂秋冻”要谨慎 冻得正确才健康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随着秋季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遵从“春捂秋冻”的做法却被冻出了疾病。这不禁让大家产生了疑惑:“春捂秋冻”到底应该怎么冻? “春捂秋冻
-
藏在水里的“杀机”你知道吗
1、水里的“杀机” 经过煮沸的自来水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高氯化合物,如经较长时间放置(隔夜)水质会发生老化。现在各种家用水处理机也纷纷登场,类似曾风靡一时的矿泉壶,这